冯学成先生《禅说庄子--齐物论》:神闲气定的气象

冯学成先生《禅说庄子--齐物论》:神闲气定的气象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一讲:地籁、人籁与天籁。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我们将开始探讨社会性的"人籁"。在社会中生活,我们与各种人打交道,既有智慧的人,也有小聪明的人。那么,如何与大智慧的人相处呢?这里提到"大知(智)闲闲"。什么是闲?悠闲、空闲,无所事事,大肚能容,心境淡泊,无所是非。当人心有是非时,肾上腺素就会释放,紧张感随之而来,失去了神闲气定的感觉。我们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才能拥有"闲闲"的感觉。我们心境悠闲,无所事事,练通了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内心就无碍。无碍即大通,大通于无碍,内心充满大公之心。既然内心充满大公之心,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内心自然安宁,处于闲逸状态,心境自然得闲。没有救火车、救护车的声音,没有刺耳的呼叫声在内心激荡,这就是闲。

我们要变得优秀和高明,必须拥有这种神闲气定的气象,淡泊虚无。这样的气象非常舒服。有一天,我给王绍藩老师打电话,想说的是,希望他能闲下来,别这么累。因为“大知(智)”一定是“闲”的。日理万机而不起一念,“治大国若烹小鲜”,悠闲自在,从容而料理天下,这个才有大智慧的感觉。

“小知”与“小知间间”不同。“间”指的是间隔有区分、有是非,削尖脑袋,眼睛里面总是在权衡、在审视、在称量。这就是“小知间间”。小聪明的人走到哪里,话都多,是非也多,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所以是“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什么是炎炎?熊熊烈火一目了然,烈火之下,万物皆焚,没有你说话的余地,没有你存在的余地。在祖师爷面前,你还轮得到说话吗?你不可能说话了,但他的气势、他的威风都让你不敢吭声。就像我们有些公务员走到大领导面前,还有说话的份儿吗?大领导的话就是“大言炎炎”,谁敢说“不”字?“炎炎”,很有气势,很威风。如果我这里在发言,别人心里面在嘀咕,还敢和我顶嘴,还敢提出不同的意见,乃至于反面意见,甚至还敢批判我、批评我,那我肯定就没有坐在“大言”上。另外,“大言无言”,我们看老庄语言时一定要留意背景。大言无言,高明的人只要坐在这里,你也就无话可说了。身教重于言教,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就坐在这个地方,不需要说话,下面的人全部得到教化、得到改造,这个就是大人、大言的分量。 希望我的修改能够帮到你。?

“小言”与“詹詹”不同。“小言”关注个人利益,言不及义,眼浅皮薄。与其耗气于此,不如养精神。养精神最好,不说话最高。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小言”状态中。即使有人认为自己义正词严,说的是天下国家之事,但听其内容全是“小言”,对国家民族并无益处。有“大言”包装自己的“小言”,这样的人也不少。但我们可以通过“詹詹”和“炎炎”来感知、观察,看其是否“大言”“闲闲”“詹詹”或“间间”。通过不同角度审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人的修为情况。

——《禅说庄子》

冯学成先生的简介如下:冯学成居士于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并通过其推荐前往参拜本光法师。后来,他更历访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 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在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他因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冯学成居士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和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并于多地讲学。 近几年,冯学成居士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和粤海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曾出版过二十余部禅宗等方面的著作。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粤海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二十余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