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吃了几个粽子?
如今的粽子,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品种繁多。
口味也是多种多样。
因此,很多人可能吃得津津有味,停不下来。
然而,这几天就有网友发帖。
几天前,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
分享自己曾经吃过粽子后感到不适的经历。
▽血糖值高居不下,最终导致了就医。
@土豆,归我所有。
我曾经非常喜欢吃粽子,但去年不知为何,白天只吃了两个,晚上却出现了反胃和反酸的症状,甚至还吐了。我怀疑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因为糯米可能不太容易消化。因此,我决定每天只吃一个粽子,看看是否能够解决消化问题。当然,如果每天只吃一个粽子,应该不会有消化问题才对。让我们先试试看。
还有一位老糖友,他...
由于无法抑制“馋虫”的诱惑,
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进而就医。
▽血糖值高居不下,最终导致了就医。
王先生,一位65岁的糖尿病患者,多年来一直非常注意控制血糖。然而,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他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吃粽子,心里也有些馋。他知道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甜粽,于是特意挑选了几个清水粽。为了解腻,他还准备了咸菜。没想到,他一口气吃了5个粽子。第二天早上,王先生起床后感到头昏乏力,食欲不振。他检查空腹血糖后发现,已经飙升到了13mmol/L,比正常范围高出一倍多。
粽子虽然美味可口。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粽子。
吃粽子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糯米做的粽子是一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但是,没有任何食物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必须注意“食用量”。
因此,糖尿病患者少量食用粽子并不会对血糖产生太大影响。关键在于选对食用时间,以及合理选择馅料,避免食用枣泥或红枣馅料的粽子。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的食用量不应超过50克。建议选择“五谷杂粮粽”,分次食用。同餐时,应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另外,老年人、儿童、心血管病患者和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都应该少量食用。如果您患有逆流性胃炎,应控制食用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那么,健康的成年人是否可以随意食用呢?
当然不是!我们建议每天最多吃50克小粽,对于正常人来说,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的量,特殊人群更应注意减量。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它本身不容易消化。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增加腹胀等问题的发生风险。此外,粽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如果食用过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此外,粽子是一种“营养相对单一”的食物,它含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但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
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粽子容易变质。因此,要注意保存方式。预包装粽子应按照包装上的贮存方法进行保存,避免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室。速冻粽子则应放在冰箱冷冻室,避免在常温下存放。
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应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新鲜粽子应少量购买并及时食用。如需存放在冰箱冷藏室,保质期一般为3-5天。食用粽子时应注意适量,一次不要吃太多。自制粽子由于保质期短,建议现包现吃。如果粽子未吃完,应在放凉后沥干水分,再冷藏或冷冻保存,并尽快吃完。食用前应彻底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