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生成”的AI填报志愿靠谱吗?专家建议:理性对待

“一键生成”的AI填报志愿靠谱吗?专家建议:理性对待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填写高考省份和文理科,录入考试分数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各批次里的“冲、稳、保”志愿。只需一键即可生成志愿表。那么,AI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是否靠谱呢?

6月24日,新疆志愿填报专家马兴提醒广大家长,填报志愿是思考规划人生未来的机会,应综合考虑考生的志趣爱好和发展规划,理性对待。

当日,记者体验了人工智能辅助志愿填报。

当您打开搜索系统并输入“高考志愿填报”时,您会弹出十余款AI志愿填报助手。您可以依次输入新疆、文科等信息,并输入“455分”的成绩。AI填报助手会立即根据您的成绩推荐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和专科批次的志愿。在推荐的学校后面,会有“冲、稳、保”的字样。例如,它会推荐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等。

点击推荐的学校“上海师范大学”后,您可以填报旅游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和法学等专业。我们还提示了各专业2022年的招生人数和2021年的最低分。

记者使用其他AI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测试,发现不同的APP和小程序得到的答案完全不同。

在“高考志愿填报2023”的AI智能选校中,它推荐了东北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而在“优志愿”APP中,它也“人设”地推荐了南京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

几款AI志愿填报助手终于“求同存异”,其中东北农业大学被反复提及。然而,在分析冲击该校的成功率时,它们却出现了差异。在AI填报助手小程序中,该校录取可能性为20%,而在优志愿中仅为1%。此外,这些APP都需要付费升级“VIP”会员,才能获取进一步的“缩小范围精准推荐”信息,费用从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新疆志愿填报专家马兴介绍说,填报志愿是一个综合考虑考生能力、兴趣和意愿,以及各院校和各专业的因素的过程。网络上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很多,但对于家长来说,这些言论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难以确定。碎片化的信息反而会导致家长的认知出现偏差。

马兴说,AI预测只是一个纯工具性的数据分析过程。然而,高考填报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包括人的心理、社会舆论、招生政策和学校动态等。这些因素本身就很难预测。因此,如果考生和家长过分依赖AI填报志愿,可能会面临风险。因此,这类工具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但不能迷信。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参考往年数据,但也要有辩证思维,不能机械地套用。只参照过去一年的数据是有缺陷和风险的。在填报志愿时,要参照过去至少三年以上的数据,预测当年的数据波动变化。家长和考生要积极主动获取有针对性的招考信息,多咨询学校和专业的官方信息,综合考虑兴趣和实力,理性分析,放眼长远,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内容来源:掌上乌鲁木齐。

▍声明:本平台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若有出处错误或侵犯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