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夏日炎炎,中暑防与治

【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夏日炎炎,中暑防与治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点击上方“健康德州”,关注我们吧。

点击上方“健康德州”关注我们吧79预防中暑,重在防患!

79炎热酷暑,警钟长鸣!

什么是中暑?

夏季来临,骄阳似火。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能会对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生理功能造成一系列改变。如果人体无法适应这些改变,可能会出现体温异常升高不降的情况,导致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并引发中暑相关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判断是否中暑?

中暑的发病速度极快,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都会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和烦躁等症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一)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和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通常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C。

:(二)轻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表现为体温超过38.5°C,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症状。

(三)重度中暑:患者通常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根据发病症状和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1.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常见于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2.热衰竭:该病起病急,患者会感到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等症状。热衰竭患者的皮肤通常呈现冰冷潮湿的状态,血压会下降,脉搏跳动缓慢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体温通常略高于正常水平。

3.热射病:其症状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体温、皮肤红热、干燥无汗、怕冷、意识模糊、口齿不清和不省人事。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导致死亡或残疾。

为什么中暑会发生?

1.首先,环境温度过高!

在室外,当大气温度升高(超过32°C)且湿度较大(超过60%)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室内,当室温较高且没有空调时,年长、体弱、肥胖、营养不良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中暑。

2.人体产热过多!

对于高温环境,人们无法充分适应,长时间工作、剧烈运动或训练会导致散热障碍。

哪些人面临着中暑的风险?

:主要有2类人群:一类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或作业的人群,如市政建设人员、运动员、参训官兵、消防员、户外运动爱好者等。他们会突然感到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这些症状可能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体温也会迅速升高达40°C以上。这类人群通常是青壮年,基础疾病较少,缺乏对中暑的警惕性。

一类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作业的人群,如市政建设人员、运动员、参训官兵、消防员、户外运动爱好者等。表现为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这类人群往往青壮年较多,基础疾病较少,缺乏对中暑的警惕性。

:另一类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年长、年幼、体弱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这些人群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自理能力也较弱,例如行动不便、交流困难的老人,不能清楚表达症状的幼儿,以及缺少照顾的残疾人等。这类人群的发病一般是逐渐开始的,前驱症状不易被察觉,1-2天后症状会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症状,体温升高至40~42°C,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

如何救治中暑患者?

1.转移:当您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憋气,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时,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并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平卧,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并快速测量体温。

2.降温:将患者头部捂在冷毛巾中,用冰水或冷水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加速蒸发散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降温毯进行降温。当体温降至39°C以下时,应停止降温。

3.补水:对于清醒的患者,应饮用含盐饮料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也应补充一些无机盐。

4.转送重症中暑患者是一项紧急任务。应使用担架进行快速转运,并在途中使用冰袋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其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对于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中暑?

1.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高温天气下,体力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只有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才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2.常备防暑药品:外出时,可以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当感到头晕时,可以涂抹一些清凉油,以防止中暑。

3.科学补充水分: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需要多喝水以补充体液。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盐,以补充汗液中流失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同时预防中暑。

4.做好防晒措施:在室外活动时,应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阳光直射头部和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同时,要保证充足的午休时间,尽量避免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使用遮阳伞或戴上遮阳帽。

来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撰稿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诊科主任蔡卫东,主任医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