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制定目标
经过考古发掘。
1965年,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掘出了一座明代嘉靖年间的司礼太监吴经墓葬,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大壶。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紫砂壶,其形制、容量和使用功能都符合明代以前茶道用器的格调。这把壶与明代嘉靖年间的画家王问《煮茶图》上放在竹炉上的提梁壶一样,是紫砂壶最早用于煮水煮茶的例证。
从2006年开始,南京博物院对宜兴紫砂烧造的中心窑区的蜀山西麓和南麓的窑址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发掘结果显示,各个土层中的出土器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很好的断代标准器。根据发掘结果,时间上大致可分为清代初期、清代中期、晚清至民国时期。 在出土的器物中,也发现了小规模的明代崇祯时期的紫砂陶片及陶质器物形制。然而,在明代以前的地层中,没有发现任何紫砂壶的痕迹。这可以初步断定,紫砂壶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朝中晚期。 出土的紫砂壶陶片,其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提梁的口沿形制等,与南京中华门出土的吴经墓葬壶相同。这也为明代中晚期紫砂的生存状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希望我的修改能够帮到你。
2
每天一壶。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0年生于宜兴,自幼酷爱艺术,对紫砂技艺有着严格且勤奋的训练和实践。数十年来,她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并将新的创作理念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其更具哲理和内涵。她的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她的思想与心意,既端正秀美,又古朴醇厚,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