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网信办6月27日透露,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网络,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将于27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通过专项行动,我们将集中整治网上涉及未成年人的突出问题,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空间,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提高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针对未成年人用户众多、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影响的网站平台和儿童智能设备,我们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整治。内部方面,我们将重点解决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的问题,包括以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内容;利用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方式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画面;通过外链、浮窗、二维码、账号信息等进行色情引流;儿童智能设备自带及第三方App,语音、文字搜索结果中存在涉黄涉暴内容。外部方面,我们将重点解决儿童智能设备和第三方App中存在的问题。
1.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一是以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内容;二是利用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画面;三是通过外链、浮窗、二维码、账号信息等进行色情引流;四是儿童智能设备自带及第三方App,语音、文字搜索结果中存在涉黄涉暴内容。
2.网络欺凌问题。一是使用网络流行语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性谩骂;二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人肉搜索”,传播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三是通过恶意P图、编造谣言等手段,诋毁未成年人。
3.隔空猥亵问题。首先,通过“个性交友”、“童星招募”和“有偿收图”等名义,诱骗或胁迫未成年人进行在线裸聊、做出淫秽动作、提供裸照视频等。其次,通过群组和私信等渠道向未成年人发送色情图片和淫秽语言。最后,在涉及未成年人的账号和文章页面发布低俗色情跟帖评论,诱导不良交友或实施性引诱。
4.网络诈骗问题。首先,以“内部人员”或“含泪转让”等名义,向未成年人虚假售卖演唱会门票,实施网络诈骗。其次,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盲盒抽取、粉丝抽奖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加入群聊,诱骗转账汇款。最后,诱骗未成年人提供社交账号、支付密码等,用于网络诈骗活动。
5.不良内容问题。首先,发布校园主题的剧情演绎类视频,通过偏激的方式丑化学校的形象,煽动师生之间的矛盾,美化顶撞老师的行为;其次,渲染家长“压迫”和“压榨”孩子的形象,恶意编造虚假的家庭矛盾;再者,诱导吸烟、饮酒、文身、旷课等不良行为;最后,通过虚假摆拍来鼓吹“霸凌风”和“家暴妆”等畸形的审美观念,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等不良内容。
6.网络沉迷问题。首先,我们应避免诱导未成年人长时间观看直播短视频。其次,我们应避免利用算法向未成年人集中推送诱导沉迷的内容,以防止“信息茧房”的出现。再者,我们应避免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最后,我们应避免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并避免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和绕过青少年模式的方法。
7.新技术和新应用所带来的风险问题。首先,一些人利用“AI换脸”、“AI绘图”和“AI一键脱衣”等技术生成了低俗、涉未成年人色情的图片和视频。其次,一些人利用所谓的“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诱导他们实施违法行为。最后,一些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并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各地网信部门应充分认识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并扎实推进。
(一)突出工作重点。针对未成年人较为活跃的网站平台、产品功能和位置版块,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整治,重点解决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反弹反复和隐形变异问题。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要持续督导并一抓到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压实平台责任。网站平台应承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主体责任,地方平台应成立工作专班,根据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排查自身产品和服务,制定细化整改方案,加强重点环节内容管理,严格规范功能版块设置,创新优化保护措施,提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和水平。
(三)严格处置处罚。严厉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账号采取严厉措施,如禁言、关闭、纳入黑名单等,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依法采取下架、关闭等处置措施。要及时通报曝光典型处置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图文:央视新闻。
转录编辑:石思嘉,闵行区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多点“赞”和“在看”,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订阅号列表里:)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