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 梦想花开 | 党委书记王邵军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奔赴山海 梦想花开 | 党委书记王邵军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2023年毕业典礼上,我谨代表学校向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表示祝贺。

党委书记王邵军

2023年6月16日。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各位来宾: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多彩的季节里,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山东财经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欢送8241名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首先,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2023届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心血的师长、父母和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五彩缤纷、孕育希望的美好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山东财经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热烈欢送圆满完成学业的8241名同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2023届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无限心血的师长、父母与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毕业典礼值得铭记和珍藏。这是学校三年以来举办的首场大型毕业典礼,为了弥补疫情带来的遗憾,学校特邀部分往届毕业生校友回到母校,重新拥抱属于自己重要的时刻。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家重返校园,欢迎你们!

时间无法定格,但可以记录永恒。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山财大难忘的一届毕业生。你们的大学,基本上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度过的。有的同学刚踏入大学校园,转眼间就毕业了,总感觉这个大学仿佛上了,又仿佛没上!而在我看来,你们的大学,更值得回味与深藏。现在的你们,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山财大的日子里,你们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同成长。在疫情的人生大课和大考中,你们书写了同心战疫、共克时艰的抗疫故事,展现了山财大学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你们表现出了大格局、顾大局的意识,快速响应、听从安排、共克时艰;你们克服了焦虑困难,不抱怨、不懈怠,坚持学业;你们不畏惧、不退缩,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冲在一线,守望相助,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以萤火之光聚起星河之灿,散落在财大校园,美丽温暖,令人感动。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在那个困难时刻,国际经贸学院的王冰笛同学有感而发,在个人公众号写下了《值得被看见的山财大》,阅读量直达10万+。她这样写道:“没有人愿意面对疫情,但当疫情真正来临,却没有人畏惧;这份温暖、踏实的安全感,是全体山财大人共同营造的,这一次,山财大值得被看见!”在这里,我也想说,你们这一届毕业生,同样值得被看见!

四年来,你们见证并参与了山财大的发展。在你们就读期间,学校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实力,声誉和影响力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你们见证了建校70周年和合并建校10周年盛典。学校坚守初心,立德树人,全力推进新财经教育教学改革。获批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3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总量位居省属高校及全国财经类院校第一,全国高校第46位。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殊荣,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抢抓机遇,重点突破,着力打造学科雁阵梯队。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学科实力冲进并稳居全国财经高校前十。学校立足百年学府,悦纳英才,持续优化办学条件。主校区图书馆拔地而起,成为经十东路上的璀璨明珠。教学楼、宿舍楼焕然一新,网红餐厅美食荟萃,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先进,学习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凝结着同学们的勤奋与努力。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感谢你们为学校事业发展增光添彩。你们是好样的!财大有你们,幸甚至哉!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优秀和出彩让我们更加不舍和牵挂。今天,你们即将告别财大,开始新的人生征程,书写新的人生篇章。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作为师长和你们年长的朋友,我想再叮嘱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

第一,明道致远。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生命的意义。我们通过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提升自己,构建并重构自己的人生哲学,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如何明道呢?

要心怀家国。没有国家就没有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未来前程,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必须明确,一旦将个人完全独立出来,其行为意义只能由自我定义。只有将个人行为置于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中,才能获得意义赋予和价值评判。只有心怀国家、深明大义,超越自我局限,才能依托时代,发挥出个人最大能量。

要坚守价值。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等价值概念,只有在市场行为和现实生活中才能凸显其逻辑性和必要性。为了追求更高意义的价值,我们需要回归本源,回到经济学应有的“经世济民”使命上。我们要关注四海苍生,常食人间冷暖,感受社会需求,激发奋斗精神。这也是我们学习深造的出发点和根本使命。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体验、认知和推理往往容易变得肤浅和顺从。我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愿意深入思考,因此难以保持理性的判断和洞察真相。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屏蔽外界干扰,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我们应该从事情的本质出发,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以好恶来判断是非。

第二句话是:厚积薄发,不断变革。

亲爱的同学们,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职业挑战也层出不穷。无论是读研还是进入职场,你们都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竞争压力,面临“本领恐慌”“知识恐慌”。而解决这些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持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编辑:在数智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如ChatGPT,很可能改变社会秩序和学习范式。知识和智识价值可能会贬损,大量人力被替代,教育方向和学习结构也会随之改变。然而,无论人工智能如何进化,我们始终坚信,感性、自我思考、创新能力、灵动思想等“人之为人”的特性,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

编辑:因此,我们应当保持学习思考的习惯,从执行性思维中抽离出来,锻炼审辩式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我们应当净化内心,保持想象力和好奇心,勇于创新创造。在细分、专业甚至是学科领域,建立自己的稀缺性和比较优势,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深造的同学应当多关注学科交叉与留白之处,因为“无人区”和“新大陆”往往蕴藏着更多机会。总之,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面对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牢记“格物致知”的校训,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增强聪明才智,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用知识改变命运,成就未来。

编辑:第三句话是:克服困难,成就大事。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苦难和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而对于勇者来说则是垫脚石。

回首中国历史,我们铭记着洪涝、地震、瘟疫、战争和外敌入侵等灾难带来的深刻记忆。每一次灾难都凝练了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始终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我们的优秀校友、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董方军是一位杰出的人士。他在抗疫期间捐赠了“沂源红”苹果,以表达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在他26岁那年,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遭受了残疾。尽管个人经历了生死考验,创业也曾多次失败,董方军并未被困难击倒。他身残志坚,愈挫愈勇,在磨难中成长、奋起,最终成为了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艰难困苦,能玉汝于成。凡有成就者,必历经苦难,在无数失败中一步步走出来,一点点干出来。只有经历过磨练、隐忍、绝望、断念,才能完成蜕变,你的精神和内心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亲爱的同学们,刚踏出校门,由于技能不足、经验不够、资历不深,你们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甚至大起大落。但是,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只要你们眼里有光,不抱怨、不气馁、不退缩,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你们所经历的失败与磨难,终将成为你们抵达理想之地的驿站和财富。

第四句话是:和合达人。

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向社会,除了提升能力外,还应学会高阶的沟通交流,树立合作和团队精神。不要“独善其身”,这只是小我之举;也不要“超凡脱俗”,这只是出世之行;要成为“和合达人”,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和合达人,和合是手段,和睦相处,合乎己意;达人是过程,实现自己的目标,先要帮助他人;最终目的,更好地成就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要学会拓宽格局,尊重差异,拥有包容不同意见的胸怀。不要总是试图去改变他人,而是和而不同,君子之行。看见自己并非境界,见他人、见万物、见宇宙才是大格局。

要多为他人着想,所谓人情练达,即是在交往中让人感到舒适。如沐春风,温润如玉,懂得感恩,这不仅是修养,更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要有合伙人的思维,多考虑长期利益,算清借贷关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付出越多,回报也会越多。要常怀达人之心,学会退让,积累人脉,吸引更多伙伴,建立联盟,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这里,你们应该认识到,个人实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你人生征途的通行证。当你活出高度,优秀的人会自然向你聚集,这会让你有更远大的发展空间。

亲爱的同学们!毕业的离歌已经奏响,尽管我们不舍,但你们终究要远行。此去一别,山高水长。愿星辰大海,未来可期。希望你们能够肩负起家国大义,承扬财大精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闯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出学校的大门,你将成为山财大的校友,山财大的一张张名片。母校会在这里深情地看着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成功与否,她都会永远支持你。山财大永远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栖息的港湾、坚强的后盾和精神的家园!

祝愿大家一路顺风,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