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市三省文物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深化考古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一市三省将共同推动四项合作,其中包括
首先,我们要深入推进考古研究。
聚焦于长江下游早期的文明,我们致力于推动区域内的考古研究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也在深入开展“考古中国”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以探索符合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的文明起源标准。此外,我们还将推动专题考古研究,在具有区域特色的领域内实施一批重点考古项目。我们将深化一市三省考古机构之间的合作,重点关注水下考古、基本建设工程考古等项目,推动联合考古工作。
其次,我们应当推动活化利用。
我们将系统梳理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各重要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以构建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核心文化标识。同时,我们将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阐释和传播,联合举办重要考古发现系列大展和巡展。此外,我们将梳理区域内考古资源,并设计开发考古研学旅行线路。
第三,强化科技支撑。
依托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博科研资源,我们探索建立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我们推动联合建设了国家级考古科学实验室,全面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考古科技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我们积极推动联合科技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装备研发。
第四点是加强人才交流。
研究并制定一市三省考古专业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方案,支持联合开展重大考古发掘项目、考古研究课题和专业培训交流,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长三角地区考古人员跨省挂职、轮岗等交流机制,促进优质专业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长三角地区考古人才培训中心,定期进行专题培训。
——————
作为长三角地区深化考古合作的首个重大成果,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近日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沪苏浙皖四地文物局共同指导,是继“何以中国”大展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距今5800年到4300年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发展的伟大成就。展品包括来自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的358件珍藏文物,它们汇聚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展览以古国、稻作、手工业和玉器四大版块为线索,带领观众穿越时光,亲临东山村、凌家滩、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感受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魅力。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