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日语知识运用分析

2023年高考日语知识运用分析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前言欢庆五一节!

2023年高考日语已经结束,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并不高。但是,知识运用部分的出题风格较为灵活和新颖。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尽管今年的知识运用部分有一定难度,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

让我们先来看看各个考点的题数分布情况。

整体分析:

:2出题顺序发生了变化。

由上图可知,今年所考查的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但出题顺序略有不同。往年真题中,前几道题通常会考查格助词的作用,但18题出现了副助词「ほど」的考查。在比较句中,「ほど+否定」表示“不如”、“比不上”等。通常50题左右考查形式名词,但今年25题考查了表“应该”的形式名词「べき」;36题考查了表“打算”的「つもり」;40题考查了表“维持…样的状态”的「まま」。总体而言,今年的知识点考查较为分散,同类考点的出题顺序缺乏集中性。

:2个别题干以长句形式出现。

今年部分题目中的题干较长,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析长难句的能力。例如,17题考查「を」提示宾语的用法,19题考查「や」表示不完全列举的用法等。虽然考查的用法较为常见,但过长的题干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解题挑战。

3常见但不常考的词汇出现。

词汇在往年的真题中出现得较少,但在今年的真题中开始出现。这些词汇均来自人教版教材,如第31题考查的几个外来语(レジャー、ユニーク、スモッグ),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可能相对陌生。答案中的「ガイドブック」就是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第5课出现过的词汇。

4动词的相关考查增加了。

例如,在22、23、24和41题中,考查了动词的变形。此外,在34和35题中,考查了动词的意思。34题还考查了自他动词的区分(集まって),而35题中的动词以假名形式出现,因此解题难度有所增加(備えて99そなえて)。

5种复合题型的考查有所增加。

今年出现了将多个考点结合起来一起考的题目,例如24题考查了【使役+授受关系】,34题考查了【词意+自他动词辨析】。

6种形式名词的考查增加了。

去年考查形式名词题共2题,而今年则增至4题,包括25题(べき)、36题(つもり)、40题(まま)和47题(せいだ)。其中,37题的「つもりのない」需要学生辨别出其“真面目”其实是「つもりはない」,这样才能更容易做对题。

7个考点的考法直接。

部分考点的考法直接。部分变形、句型、授受关系和敬语题的难度较低,这些知识点都是常见且基础的,考法也相对直接,没有迷惑选项。同学们只需记住相关单词和构成方式即可。例如,52题考查「いる」的特殊谦让形式「おります」,只需判断出动作发出者,并记住特殊谦让语形式,就能轻松答对题。这也是敬语语题最基础、最常规的解题思路。

总结:

那么,麦田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教授知识运用部分的呢?

1在新课改的大前提下,我们一直强调回归教材。近3年的高考出题方向也越来越贴近人教版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回归教材语境,从新课到最后冲刺,都强调充分利用教材的语篇去培养同学们的语篇意识。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合理设计梯度,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对于同一知识点,我们应当鼓励设计多种考法,以提高同学们的答题灵活性。我们更应当重视培养同学们的长期积累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理解能力。

3从基础阶段开始,我们要求同学们在每次作业和考试后都要总结并回顾错题,避免机械式地盲目刷题。

4针对不同类型的单词,我们会设计不同的记忆方式和检测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快、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单词。

5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学会思考和归类总结。遇到一类题型,就总结一类题型的做题方式。到了高三阶段,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每个语法所涉及的各种用法,系统地学习并不断回顾。

接下来,同学们应该如何提升知识运用板块的得分呢?

首先,要注重回归教材,特别是熟读高中段的课文。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做练习,不要排斥不熟悉的考法,培养良好的做题心态。按照老师的指导,平时要做好错题整理。在平常学习中要严谨对待,认真背诵单词,积累一定的单词基础才能更好地做题。冲刺阶段要注重限时训练,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虽然知识运用有40题之多,但考点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平时要有归类总结的习惯,形成“框架意识”,才能在日语学习中“事半功倍”。

量变会产生质变,在高三阶段,同学们更需要尝试自主地完成“质变”这个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