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扩!厦门多发!高烧40℃,11岁孩子休克!只因...

急扩!厦门多发!高烧40℃,11岁孩子休克!只因...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导语:

没想到,仅仅去公园游玩一次,回家后孩子却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最高体温甚至达到了40°C,还出现了多器官损伤!

图片来源:

一名11岁的男孩已经发热了5天。

发生了脓毒性休克。

11岁的峰(化名)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了5天,期间反复发热,体温一度飙升至40°C。他还出现了头晕、头痛、眼部不适、全身酸痛和多器官损伤等症状,最终发生了脓毒性休克。

根据PICU黄育坤副主任医师的介绍,小峰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后,病情并未出现好转,反而持续高热,器官损伤也在不断加重。经过医护人员反复询问,发现小峰近期经常到公园游玩,并常被蚊虫叮咬。

尽管小峰的身体没有发现典型的恙虫病症状,如焦痂,但医生仍然高度怀疑他患有恙虫病。在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小峰的病情迅速好转。血宏基因高通量检测证实了他的恙虫病感染。在本月初,小峰已经康复并出院。

焦痂:

:据厦门市儿童医院透露,自5月份以来,该医院已接诊了4例患有恙虫病的儿童患者。

:据报道,自5月份以来,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和PICU已收治了4例恙虫病患儿。这些男孩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他们在发病前都曾到公园等草丛茂密的地方玩耍。入院前,他们反复发热了5天至7天,最高体温甚至达到了40°C以上。有些孩子的腿上出现了焦痂,而有些孩子全身却找不到明显的焦痂。

:那么,什么是恙虫病呢?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以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但是,只有与恙虫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才会被感染。在每年5月至11月期间,恙虫病的高发季节是5月至8月,此时感染的风险最大。值得注意的是,与恙虫病患者保持安全距离是不会被感染的。

恙螨是一种生活在草地、灌木和藤本植物中的螨虫。它的幼虫几乎看不见,但当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它会附着在皮肤薄弱、潮湿的毛囊中(例如踝关节周围、腹股沟等)。

当人被恙螨幼虫叮咬时,往往不会感到疼痛或瘙痒。因此,许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

被恙螨幼虫咬伤的部位会出现无痛的发红丘疹,直径约0.3厘米至1.0厘米。随后,皮疹会发展成水泡,中央部位会发生坏死、出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痂皮,即焦痂。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的预后通常都比较良好。

医生提醒您:

暑假即将来临,孩子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玩耍。然而,在野外活动时,我们必须注意防护,谨防恙虫叮咬。

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的方巧欣医生提醒大家,恙虫病在厦门并不少见。由于缺乏典型的焦痂表现,一些患者容易被误诊。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穿着浅色长袖长裤,特别是露营、野外活动和郊外工作。此外,在草地上坐卧时,应注意袖口、裤脚扎紧,并在衣领、袖口、裤脚和暴露皮肤上喷涂驱虫剂,以防止恙螨叮咬。

当您离开草地时,应及时拍打衣物以尽快换衣洗澡。重点清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的部位。

如果您在野外活动后回家,出现反复高烧、皮疹、焦痂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相关活动史。

编辑:夏季防虫手册,请务必收藏!

编辑:不仅仅是恙虫,夏季各种飞虫频繁出现,令人烦恼。拍打、揉搓、压碎等方法有时不仅无法驱赶飞虫,反而可能引发“麻烦”,导致感染。

夏天到了该如何防虫?收好这套实用防虫手册+应对方法:

大家要做好防护哦!

-结尾-

来源:人民日报、厦门日报、网络。

厦门通整合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