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份的到来,武汉市迎来了汛期和梅雨季节,全市湖泊的水位迅速上升。为了应对防汛防涝的实战需求,江汉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多个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参加演练,包括江汉区应急管理局、水务和湖泊局、园林局、消防救援大队、武汉市蓝天救援队和江汉区赛孚救援队等。这次演练实现了各级应急救援人员的全覆盖,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辑:当天,后襄河公园内天气晴朗,水面平静。由于连日降雨,水位线升高。江汉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的谢强介绍说,本次演练分为岸上科目和水上科目两部分。模拟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湖泊水位上涨,有市民在游玩时不慎落水的情景。考核救援人员通过各种设备和手段实施有效救援的能力。
在救援人员下水前,他们会仔细检查救生马甲、浮力安全头盔等装备是否穿戴正确。武汉市蓝天救援队国际急救员(AHA)导师万斌一边示范,一边向参训人员讲解如何正确穿戴装备。他提醒道:“浮力安全头盔的前帽檐要在眉毛上方1cm的位置,这样既不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也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额头……”
编辑:救援人员抛出u型智能救生圈后,它会遇水自动打开。救援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方向杆快速靠近受困人员,并将其带至安全区域。据悉,与传统救生圈相比,这种u型智能救生圈的抛投距离更远、精准度更高,速度可达每秒钟6.7米,最大承重量为260公斤,相当于3位成人。
在救援人员发射救生抛投器后,“咻”地一声,救生圈精准地落入目标区域。这是救生抛投器操作演练区。江汉区赛孚救援队队长李锦涛介绍说,在无法靠近落水者的情况下,这种工具成为了施救的利器。他将弹药舱连接到发射枪的底座上,并根据气压上升到合适程度时进行发射,将救生设备空投到指定位置。
救援人员还需展示心肺复苏的施救水平。吕希俊医生提醒说:“胸外按压30次以及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按压应尽量不中断,即使中断也不能超过10秒钟。
据悉,这是江汉区第二年组织全区的实战性水上救援演练。在活动期间,共有3个职能部门和12个街道办事处(包括109个社区)的388人参与了培训。当天,已有100余名防汛防涝抢险救援队员完成了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来自江汉区应急管理局的胡燕妮在完成所有科目的训练后表示:“本次集训内容既实用又全面,除了发射救生抛投器还需要请教老师,其他的科目我基本上都掌握了,汛期遇到水上险情就不会慌张,会沉着应对。”
让我们一起拒绝毒品,保护自己。
供
来源:湖北日报。
邱丹编审:
编审|张 景
终审:汪汉莉
投稿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出品: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江汉区融媒体中心
欢迎您点赞并转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评论、分享,获取江汉地区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