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省科技厅发布了《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简称《实施方案》)。该文件从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专业镇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明确了8项任务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加快形成全省县镇村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并在县、镇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样板。而在2027年,全省县镇村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科技支撑产业竞争力也将明显提升。
建设完整的产业链。
科技创新的高地和策源地。
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我们应立足于地区科技需求,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指导科研院校各类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开展协同攻关。这样,我们就能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创制一批新装备、开发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并打造出乡村振兴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的高地与策源地。
近年来,广东省在多个地区布局建设了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多个平台已经落地或在当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实施方案》提出,要指导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实验室围绕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研究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省重点实验室,以完善省、市实验室体系建设。
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应以乡村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推动地方一二三产业升级。
广东将致力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育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在县镇村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同时,广东也将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鼓励珠三角地区的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结合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成果转移转化。
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实施人才政策倾斜,
目前,广东省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也对提升专业镇创新能力进行了部署。
在创新型专业镇建设方面,广东将建立完善的申报、管理和验收评价体系,认定一批在企业发展、平台建设、产业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建设方面成效突出的创新型专业镇。同时,我们将赋能专业镇产品精细、特色和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并树立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乡镇集群创新。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凝聚优质人才智力资源,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服务。为此,广东将聚集两院院士、科学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等,组建智库联盟,开展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深调研。我们定期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和产业发展论坛,充分发挥智库参谋作用,为“百千万工程”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在科技人才发展方面,广东将实施倾斜政策,重点关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在遴选数量和资助额度方面,省重大人才工程将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给予倾斜支持。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创新团队将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支持入选和加大支持力度的待遇。
来源:南方日报、广东科技。
编辑:佛山新闻网的何宇扬。
经过张建杰、闵莘和冯杏瑜的审校。
佛山科技微信小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