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放飞梦想,创造未来。
思维的碰撞
今天,我们希望您能生成许多问号,产生许多问题,并拥有许多不惑。这可能也是我们今天想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点击直击现场,探索其中的奥妙。
刚过完六一儿童节的实小,为什么会在第二天安排“工·科”科技节的开幕?这在延续快乐的同时,传递着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强调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在与学校邀请到的专家——SKA天文台政策咨询王启明教授交谈中,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他带着孩子们准备二刷“自然博物馆”,但孩子们已经看过展览了。他给出的一个问题让“二刷”有了更刺激的话题:寻找自然博物馆里建造和设计上的缺点并提供给馆长。整个观览因为有了这个任务而显得异常认真与细致,“二刷”也有了显著的成效。
如何将正向思维模式转变为逆向思维方式,学习效能会有哪些不同?
这次科技节的“嘉年华”活动只有一天。从清晨踏进校园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们就开始了“科学SHOWTIME”。入校的长廊上,三年级“工·科”微周课程各班设计的科学海报迎接全校师生,让科学小知识以生动的方式可视化呈现。操场上有科学作品展览,炫酷的科技小制作吸引着大家,挪不开眼睛,挪不动脚步。最受欢迎的还是科学老师的科学秀,他们炫酷地表演火焰掌、自制空气泡泡机,让可爱的云朵甜甜圈飘在校园上空,还有百变魔方吸引着“结构达人”来挑战。
在清晨,当音乐欢快地响起,奇妙的科学秀和可爱的科技节NPC欢迎你。
在结果呈现背后,我们如何将一个大大的问号抛给学生,让他带着疑问来上学呢?有时候,“一切都刚刚好”并不总是那么完美!
“工·科运动会”是实小科技节的传统保留项目。六个年级分别展示了六个不同的科学项目,同场竞技。一年级的魔法空气炮、二年级的平衡世界、三年级的过山车、四年级的逐风少年、五年级的乘风破浪、六年级的超级塔台,不同的科学挑战体现了不同年段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要求。
这次“工·科运动会”每个班级都派出了一个科学挑战队,这个团队是在五月份的科学课上通过全班学习和挑战而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最强科技达人挑战充满竞争,但同时也相互欣赏。不仅有前来挑战的运动员,还有现场观战的热心群众,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多重角色,参与、观察、欣赏和反馈。科技节与运动会完美混搭,这个点子太酷了!
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可以质疑的氛围,让他们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保持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或许有时多问一些为什么,或许有时候老师稍微迟钝一些更有助于学生产生科学问题。
在本次科技节开幕式上,四川省科技馆带来了最新的科学秀,而SKA天文台政策咨询专家王启明教授则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天文学的专题讲座。此外,前期有科学创意的孩子还获得了现场颁奖,让科学发生了“化学反应”。
下午,“NEW创意·FUN跨界”科学市集热闹开市。三年级各班结合微周课程的研究主题,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摊位,成为摊主。他们通过展览和互动的方式,迎接全校的科学爱好者,让科学变得有趣且富有创意。
三年级3班作为科学市集的统筹者,制定了市集摊位的搭建标准和游览规则,让公共空间的集体学习流动起来。有规范有序的检入处,有可爱友善的导游,有精细清晰的市集动线,有惊喜连连的兑换处,还有流动的“雅园头条”记者团,让摊主和访客都能充分体验科学市集的沉浸式玩法。让成都的市集文化以科学的方式长在雅园里,妙!
李蓓校长在市集上被“专职小导游”带了一圈后,每个摊位的热情招呼与科学项目体验让她有了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被孩子安排”的感觉真好!
创新、科学和什么是科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在这届科技节上深入思考和追寻。作为科学老师,我们需要打破常规,打开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科学老师的学科教师形象应该是什么呢?
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文笔。
图片/白雪、罗琳杰
视频制作/郑琳子、张婕妤。
微信编辑/赵梦婷。
审核:蔡慧莉
结尾:
【未来学校小学大雅】。这样可以吗?
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