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 如何理解坚持好、运用好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 如何理解坚持好、运用好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应当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重点是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当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的理论之所以受到亿万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重要红线。为了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次,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培养出来的精神气质,而自立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并贯穿了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只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关注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深层次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的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我们应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办法来真正解决问题,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它是一种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时,我们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需要善于通过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它表明,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党必须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需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并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来源:共产党员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