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推进林长制改革,构建完善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我们围绕城市转型、生态优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四大发展方向,积极实施皖北川藏线四季景观、相山林相改造等四项工程,促进旅游发展,提高碳汇能力,完善农田林网,推进林产经济。我们不断完善全市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确保全市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更有力度、更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我市制定了落实林长制运行工作任务清单,全面压实年度林长制改革工作任务,统筹推进“五大森林”建设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多次带队,对森林防火和造林绿化工作等进行专题调度,高位推进抓跟踪落实。 市林长办深入开展森林防火督查、巡林检查、“三联系”摸底帮扶等,定期通报各县区林长制工作进展情况,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到位。 先后与宿州、徐州建立毗邻跨界林区联合林长制,在林长制运行、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等方面深入合作,定期交流沟通、分享经验做法,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徐淮省际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春夏时节,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我市通过推深做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规范化”的四化管理机制推进工程进展,对皖北川藏线沿线6000亩山体增绿增效、彩化美化。在山体上栽植以黄栌、红栌为主的彩叶阔叶树种11万株;修建登山(防火)步道4.1公里,连接川藏线及山顶观景亭,并广植蔷薇、连翘等花灌木,打造成游憩花径。开展相山林相改造,完成方山等640亩剩余山场绿化,栽植苗木7.61万株;补植阔叶彩叶树种整体改造林相,形成季相分明、植物群落丰富自然的生态景观。实施完成开渠路节点景观建设和中湖节点绿化提升项目招标。通过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等形式,对省级验收合格的森林村庄进行评比、兑现奖补,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4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5万亩。
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我们建立了“党员林”“青年林”“车友林”等义务植树基地,完成了全市3.15万亩营造林目标。我们统筹推进部门绿化,实施城镇绿化提升工程,新增改造提升绿地34.55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5处,建设绿道14公里。人民路休闲公园、堤顶路景观公园、朔西湖体育公园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计划年底完成建设。我们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工作,牵头编制“淮北市林业碳汇监测计量方法学”,制定《淮北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争取年内实现第一张碳票发行和交易。
与此同时,市林业局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巡查检查、隐患排查、防灭火设备维护等,以发挥智慧林业示范引领作用。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市民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全市森林防火形势安全平稳。此外,该局还完成了市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编制,并严格督查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同时,加强了杨扇舟蛾和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以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常态化开展林业“四送一服”,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唱响南山森林康养、榴园石榴小镇、相山生态科普等森林文化,宣传推广“五绿兴林·劝耕贷”、林权抵押贷款,推动开发适林金融和森林保险产品,持续放大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