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好,何必文饰呢?”子贡说:“可惜,夫子谈论君子时过于简捷!言语就像质朴,质朴就像文饰。虎豹的毛色如同犬羊的毛色。” (《论语61颜渊》)
材料二: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61子罕》)
(1)材料一中的棘子成认为“君子仅以质朴为美”,这里所指的“质”是指内在品质。子贡运用“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的比喻,说明“文”与“质”之间的关系,“鞟”指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质”,也就是“文”与“质”的关系。
(2)请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的子贡文质观进行现实评析。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恢复礼仪,这就是仁。只要一天克制自己,恢复礼仪,天下就会归属于仁。仁由自己产生,难道还需要别人吗?”
(《论语》1.2)
材料二:孔子曰:“人若不仁,何以知礼?人若不仁,何以知乐?
材料三:礼仪,自卑而尊敬他人。即使是负贩者也必须有尊严,何况富贵之人呢?富贵之人若知好礼仪,则不骄不淫;贫贱之人若知好礼仪,则志不慑。
(1)根据材料三,概括“礼”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3.(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各题。
(1)孔子曰:“君子对于天下,无所谓适从,也无所谓排斥,而在于义之与比。”(《论语61里仁》)
(2)有子说:“礼的应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61学而》)
(3)孔子离开齐国时,匆匆忙忙;离开鲁国时,说道:“慢慢走吧,这是去父母国的路!”孔子可以快速前行,也可以慢慢前行,可以长期停留,也可以短期停留,可以居住并从政,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孟子61万章下》)
【注】1接淅:指匆忙上路,从锅中捞起米,漉去水。
(1)材料(3)中“去父母国之道也”的“道”,与材料(1)(2)中的“ ”和“ ”意思相通。请各用一个字。
(2)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儒家的“中庸”哲学思想。
参考答案:
1.(1)本质纯真、朴实。
(2)1子贡的文质观:子贡认为“文”和“质”同等重要。人若拥有良好的本质,还需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修养。2材料二中孔子实现了文质统一,他见到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和盲人时,会站起身或快步走过。孔子用外在举止、礼节表达内心尊重,体现了君子之风。3这种文质观适用于当今社会交际。当代人需内外兼修,若不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修养,纵有才华也可能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难以完全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译文:材料一: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可以了,哪里用得着文饰呢?”子贡说:“可惜呀,先生对君子的这种解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也如同文采一样重要。(如果否定文饰,就像兽皮去掉毛色花纹,那么)虎豹之革如同犬羊之革。”
”材料二:孔子在与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和盲人见面时,即使他们年纪轻轻,也会站起来;在经过他们身边时,他会快步走过。
2.(1)让自己谦卑待人,让位尊者不骄奢,让位卑者得自信。
(2)从材料一中的“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礼’是实践仁的手段。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材料二中提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就无法真正重视‘礼’。因此,‘仁’是‘礼’的基础和核心,它们之间是表里关系。
参考译文: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遵循礼仪,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需要别人吗?”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那么他所说的礼和乐又是什么呢?
具备礼仪的人,会自我谦卑尊重他人。即使是背负重物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更何况是富贵之人呢?富贵之人若能知礼,便不会骄纵而过分;贫贱之人若能知礼,便不会志向怯懦。
3.(1)义、礼、(2)1过犹不及,讲求适度(执其两端,取用其中),2和而不同(主张有差别的调和,反对无差别的混同),矛盾对立中求统一和谐,3通权达变,4符合礼义,即明确是非善恶,合乎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制度。
译文:(1)孔子曾说过:“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并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之分,而是根据义理去做。
(2)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际关系和谐。先王治国,以和谐为美,大小事务皆如此。若行不通,仅为和谐而和谐,不加以礼制节制,则不可行。
(3)孔子离开齐国时,不等米淘完就离开了;离开鲁国时,他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他应该快就快,应该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4.(6分)(三)阅读材料并完成问题。
(1)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时,弟子服其劳;有酒食时,先生馔,难道这就是孝吗?” (《论语61为政》)
61人世间》) 编辑:(2)孟懿子问孝道,孔子回答道:“无违。”樊迟为孟孙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回答说无违。”樊迟问:“什么是无违呢?”孔子回答道:“活着时,以礼相待;去世后,以礼葬埋;祭祀时,以礼相待。”
重点有何不同。 编辑:(3)天下有两种戒律:一种是命,一种是......子之爱亲,这是命,无法释怀于心:无所逃避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大戒。因此,对待父母的人,不择地而安,这是孝的至高境界;......
同和不同之处。 编辑:(1)子夏和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在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2)庄子认为“孝”是什么?他与孔子在讨论“孝”的问题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5.材料一:子在武城听到弦歌声,夫子莞尔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论语61阳货》)
材料二:孔子曰:“我想要无言。”子贡问道:“如果孔子不说话,那么小子们应该如何传承呢?”孔子曰:“天何言哉?四季更替,污浊四布,百物滋生,天何言哉?”(《论语61阳货》)
(1)材料一中的“割鸡焉用牛刀”,其含义是?
(2)材料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念,请阐述您的理由。
6.(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各题。
孔子曾经说过:“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如果交友真诚,守信,多闻,那么就会有益。相反,如果交友圆滑,善变,喜欢说谎,那么就会有害。”
《论语·第61季氏篇》
有人评论说:“雍也,他虽然仁慈但并不善于言辞。”孔子回答道:“既然他仁慈,为什么还需要言辞呢?他用口舌来帮助别人,却总是遭到别人的憎恨。如果他不仁慈,那么他为什么还需要言辞呢?”
《论语·公冶长第五》。
(1)第一则材料中的便佞指的是什么?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4.答案:(1)子夏强调“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孟懿子则认为行孝应“不违背礼”,因为面色可以伪装,但神情却无法伪装。人的神情是由内心决定的,因此“不违”意味着在行为上不能违背礼节。因此,相比之下,后者更侧重于行为。
(2)庄子认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让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境界。
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子女应当让父母感到舒适。
不同之处在于,孔子认为孝顺不仅要对父母和颜悦色,而且要符合礼制;而庄子则认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该让父母感到舒适。
译文:(1)子夏问道:“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尽到孝道。但最难做到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当我们有事情需要帮助时,作为儿女的我们需要去完成;当我们有酒饭招待父母时,他们也应该享用。难道这些就足以称之为孝吗?”
表现; 编辑:(2)孟懿子向夫子请教如何行孝道。夫子回答说:“不能违背。”樊迟为夫子驾车,夫子与他交谈时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问:“夫子,您所说的无违是什么意思?您是指不能违背什么呢?”夫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合理的次序侍奉他们;在父母去世后,按照合理的次序安葬他们;在祭祀时,按照合理的次序祭祀。”
城县。 编辑:(3)天下有两种大戒,其中之一是命。作为子女,我们应当敬爱父母,这是自然天性,无法从内心解释。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是足以为戒的大法。因此,侍奉双亲的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让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
领悟。编辑:5.(1)以礼乐治武城。
(2)大材小用,言传身教。对于孔子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非凡的能力却被分配到管理小小的武城县;而对于孔子来说,他并不想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如老子所说,道不可言,孔子认为他的学生能够从他身上领悟到东西。
材料一:孔子来到弟子言偃治理的武城,听到音乐歌声,孔子微微一笑说:“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材料一:孔子来到(弟子言偃正在治理着的)武城这个地方,听到了音乐歌曲的声音,孔子微微地笑着说:“宰鸡哪里有必要使用宰牛的刀呢?”
”材料二: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学生还传什么道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
6.(1)口才极佳,善于辩论,但内心不正直,容易引导他人走向邪恶。
(2)只要具备仁德,无需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孔子曾经说过:“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而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
”有人评价冉雍说:“他有仁德,但不善于辩论。”孔子回应道:“何必要求能言善辩呢?口齿伶俐地与人争辩,往往会招致他人的反感。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正做到仁慈,但何必要求能言善辩呢?”
7.(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接下来的小题。
1孔子曰:“若不遇中行之人,与之交往,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也;狷者,有所不为也。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
(1)狂者: 狷者:
狂者,狷者。(2)
(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8.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小题。
材料一:孔子曰:“弟子们,进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尊敬师长,谨守诚信,广泛爱护众人,亲近仁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余力,则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论语61学而》)
材料二:孔子曰:“志士仁人,不为求生而损害仁义,而为杀身成仁而奋斗。
编辑:(《论语·卫灵公》)
编辑: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够近取譬,这就是仁之方也已。
编辑:《论语61雍也》)
(1)在“出则弟”这句话中,“弟”的意思是谦让,而“则以学文”中的“文”则指的是学习文化知识。
(2)请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任选一则,谈谈您对“仁”的理解,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9.(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答题。
1孔子说:“乡原,是德行的敌人。”(《论语》)
2子贡问道:“君子也有恶行吗?”孔子回答道:“有。”(《论语》)
3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yù),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紫,恐其乱朱也。”(《论语》)
(1)孔子称之为“德之贼”,它指的是什么?
(2)孔子为什么厌恶“莠”和“紫”?请根据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
7.(1)1那些志向远大却又不太切实际的人2那些性情偏执而孤僻自守的人
(2)1儒家认为,礼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地妥协。
2实际生活中,把握做事的尺度,求和谐而不能无原则的混同。
1孔子曾说过:“中庸者,我无适焉,其犹未也?我找不到能够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只能与狂者、狷者为伍了。狂者勇于进取,狷者对于某些事情不屑一顾。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古之治天下者,先治其人;治其人者,礼为之节。最可贵者,莫如曰:依礼而行。无论大事小情,若是,则执中无过,和无不及。若是,则和非所求,依礼而节,亦不足贵。”
8.(1)1顺从兄长2《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经典(能答出“文化经典”即可)。
(2)示例:宁死而仁,宁生而义。杀身成仁,儒学之基本道德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激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如谭嗣同、瞿秋白等为国家民族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孔子曾经说过:“在父母面前,小孩子应当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师长;说话时要谨慎,言而有信;与所有人都要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绝不会为了自己的享受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孔子曾说过:“仁德的人,首先自己要站得住脚,然后才能让别人站得住脚。他们自己要通晓事理,然后才能让别人也通晓事理。如果能够以自己为参照,推己及人,那么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9(1)所谓“德之贼”,指的就是乡原(乡愿),他们没有原则,是非不分,表里不一,是好好先生。
(2)“莠”指杂草,与禾苗相似,若生长于禾苗堆中,则会使禾苗与杂草混淆;“紫”指颜色,与朱红色相似,会使正宗红色变得混乱。二者共同特点是“似是而非”,在有原则、讲正名的孔子眼中,这是绝不允许存在的。
译文:1孔子说:“乡愿,就是那些败坏道德的人。
2子贡问道:“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事情吗?”孔子回答道:“当然会有。”
”3孔子说:“我厌恶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因为它会混淆禾苗;厌恶花言巧语,因为它会混淆正义;厌恶夸夸其谈,因为它会混淆信实;厌恶郑国的乐曲,因为它会混淆雅乐;厌恶紫色,因为它会混淆正宗的红色。
10.(3分)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99八佾》)
材料二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99述而》)
材料三因此,圣人不追求古人的智慧,不效仿常理,论述世事,备有因应之道。宋国有人耕种田地,田中有一株树,一只兔子跑来撞到树上,折断了脖子而死。于是他放下犁耙,守在树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然而兔子无法再次得到,他却因此而成为宋国人的笑柄。如今,我们想要运用先王的政策治理当今的人民,却都是像守株一样的人。(《韩非子99五蠹》)
【注】1可:应当。2耒: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
(1)在“郁郁乎文哉”这句话中,“文”字的意思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三中的成语是出自于此的。请注意,我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析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
1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以下各题。
孔子曰:“礼仪何在?玉帛何在?乐曲何在?”(《论语》17.11)
孔子曰:“人若不仁,何以执礼?人若不仁,何以执乐?”(《论语》第3.3章)
老子曾说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是忠信之薄,是乱之首。前识者,是道之华,是愚之始。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第38章)
(1)孔子认为礼和仁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简要概括分析。
(2)结合语段,简要分析孔子和老子对“礼”的看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12.(5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小题。
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61雍也篇》)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61宪问篇》)
(1)孔子认为,“知者”的主要特点是善于思考,“仁者”的主要特点是心怀仁慈。
(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中的“荷篑者”是“知者”还是“仁者”?为什么?
参考答案:
10.(1)礼乐制度 守株待兔
(2)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作为周朝礼乐文化的捍卫者,孔子具有保守的一面。而韩非子则反对用先王之道治理当今社会,主张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他反对传承,否定历史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孔子曾说过:“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制定的,它非常丰富多彩。我个人认为应该接受周代的制度。”
孔子说:“我阐述旧制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圣人不希望照搬古法,也不固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有一个宋国人在耕作,他在田里发现了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了树桩,折断了脖子而死。这个人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够再次得到兔子。然而,他并没有再得到兔子,反而被宋国人嘲笑。现在,如果想用先王的政策来治理当世的百姓,那就等同于守株待兔。
11.【解答】1、(1)孔子认为礼不仅包括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仁。(2)礼是仁的体现和外化。孔子所说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它不仅强调制度和规范,更重要的是以仁爱之心去执行。
2、(1)相同之处:都认为“礼”是外在的礼仪,并且都有其内在的核心;都认可“礼”在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方面的约束作用。
(2)不同之处: 1含义不同:孔子所讲的礼是以道德仁义为背景的礼,礼和仁是表里关系;而老子所讲的礼则是失去道德仁义后的礼。 2态度不同:孔子推崇礼,因为他认为当时世道礼崩乐坏,需要用礼来约束人,恢复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并强调礼的政治作用;而老子则贬低礼,因为他认为礼是失义后的无奈,是忠信薄弱祸乱的开始,束缚人的真性情,华而不实,因此贬低礼以强调对道的追求。
12.(1)灵动而沉稳。
(2)知者能够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可见他是一个知者。从他主张的“深则厉、浅则揭”可知,他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
参考译文:孔子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通达,仁者安宁。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挑着草筐路过孔子门前的人,看到孔子在击磬,于是说:“有心啊,在击磬!”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偏狭啊,硁硁的磬声!既然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专守己志算了。《诗经》说:河深就穿着衣裳涉过,河浅就提起衣裳涉过。”
”1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颜渊去世了。孔子感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
【材料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材料三】哀公问道:“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道:“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孔子曰:“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材料四】孔子说:“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我会在这里呢?”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1)从语言角度来看,《论语》中多采用简洁的 、短句和反复,这体现了《论语》 语言的特点。
(2)颜渊去世时,孔子悲痛欲绝,他哭喊着:“天丧予!天丧予!”请结合材料分析孔子为何如此悲伤。
14.(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各题。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仁为己任,不也很重要吗?坚持不懈,不也很遥远吗?
(《论语》)
我虽然胆小懦弱,但仍然能够分辨去留,为什么会自陷缧绁之辱呢?何况臧获婢妾都能毅然决断,更何况我不得已呢?因此,我隐忍苟活,深藏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这是因为我的私心有不尽之处,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
(《报任安书》)
(1)阅读第一段文字,概括两个成语。
(2)请结合第二段文字,谈谈您对曾子思想的看法。
参考答案:
13.(1)倒装句,口语化或语录体。
(2)颜回能够安贫乐道;他勤奋好学,在学习上从不迁怒于人,而且从不犯同样的错误。颜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
译文:颜渊去世了,孔子悲伤地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颜渊死,孔子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孔子感叹道:“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他只吃一箪饭,只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穷困清苦的生活,但他却没有改变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勤奋?”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名叫颜回的学生非常勤奋,他从不迁怒于人,也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他却早逝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也没有听说谁在勤奋学习。”
”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学说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老师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
14.答案:(1)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1)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2)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忍辱负重成就了《史记》,这正是对曾子思想的最好诠释。
参考译文:士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难知难而进,不难至死而不休,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路远且艰,何以知其遥远也?
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我虽然胆小懦弱,只想苟活于世,但也略知生与死的区别。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忍受屈辱呢?再说,奴婢妾身尚能下决心自杀,何况我到了如此境地!我之所以忍辱负重,苟活于世,是因为内心有未竟之志。如果平庸地死去,文章将无法流传于后世。
15.(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答题。
子游说:“对君主过于忠诚,会受到侮辱;对朋友过于忠诚,会疏远。”(《论语61里仁》)
赵普曾经向皇帝推荐某人担任某官,但皇帝没有采用。第二天,赵普再次推荐那个人,但皇帝仍然没有采用。第三天,赵普再次推荐那个人,皇帝终于生气了,把奏牍撕碎并扔在地上。赵普的表情没有变化,仍然跪着捡起奏牍并带回家。后来,他用旧纸补缀好,再次向皇帝推荐那个人。最终,皇帝采用了他的建议。(《宋史61赵普传》)
(1)这则材料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交往原则。它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呢?
(2)子游和赵普的“事君数”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16.(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陈成子简公。孔子沐浴后向朝廷进言,请求讨伐陈恒。孔子说:“陈恒欺负了您的君主,请您讨伐他。”公曰:“告诉三位兄弟吧。”孔子说:“自从我成为大夫之后,我不敢不向您进言,您说‘告诉三位兄弟吧’。”孔子向三位兄弟进言,但不可行。孔子说:“自从我成为大夫之后,我不敢不向您进言。”
”(《论语·宪问》)
材料二:齐宣王问道:“汤放桀,武王伐纣,是否属实?”孟子回答道:“这是有据可查的。”齐宣王接着问道:“臣子弒杀君主,是否可行?”孟子回答道:“所谓贼仁者,就是指损害了仁德;所谓贼义者,就是指残害了道义。而残害仁义之人,则可称之为一夫。我听说纣王被诛,但未听说他弒杀了君主。”
(《孟子61梁惠王章句下》)。
(1)材料一中的孔子不断强调“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体现了孔子谦虚的精神。
(2)陈成子杀害简公,孔子感到义愤;周武王杀害纣王,孟子认为是“诛一夫”。孔孟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17.(6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各题。
材料一:孔子曰:“周代的文化令人赞叹,郁郁葱葱,文采斐然。我愿追随周代的步伐。”(《论语99八佾》)
材料二:孔子曰:“《诗》兴,立于礼,成于乐。”(《(论语99泰伯》)
(1)材料一中的“礼”指的是什么?孔子认为礼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的根本,他教育儿子孔鲤应该如何对待礼仪。请简要描述。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5.(1)适度;中庸
(2)子游从为人处事的角度出发,认为服事君主不能过于繁琐,要恰到好处,维护个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符合中庸之道。而赵普则从为臣尽忠的角度出发,认为臣子有责任向君主进言,实行君臣之义,即使面临君主的责难也不退缩,这符合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忍精神。
参考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过于频繁琐碎,会遭到羞辱;与朋友过于频繁琐碎,会遭到疏远。
赵普曾向皇帝推荐某人担任某职,但皇帝未予采纳。第二天,赵普再次推荐此人,但皇帝仍未采用。第三天,赵普再次向皇帝推荐此人,但皇帝大怒,撕毁了赵普的奏章并将其扔在地上。然而,赵普面色不变,跪在地上拾起碎纸片并带回家中。几天后,他用这些旧纸片重新上奏。最终,皇帝醒悟过来,接受了赵普的建议,任命此人为官。
16答案:(1)即使知道无法做到,也要去尝试。
(2)不矛盾。1孔子维护周礼,强调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陈成子杀国君,周礼不允许,孔子请求出兵讨伐乱臣贼子。2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商纣王败坏仁义,周武王诛杀独夫,是替天行道,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陈成子杀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鲁哀公问曰:“陈恒杀其君,请以兵讨之。”孔子曰:“此非臣所及也。”对曰:“以大夫之行,臣不得已而请之。”孔子曰:“以吾之人事君,君亦不得已而请之。君命有所不受也。若受之,是为臣市也。吾不忍为之市。”对曰:“以吾之人事君,君不得已而请之。君命有所不受也。若受之,是为臣市也。吾不忍为之市。””
材料一: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报告孟孙、叔孙、季孙三人吧!”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在大夫的行列之后随行,不敢不报告这样重大的事啊。君主却说出‘报告盂孙、叔孙、季孙三人’的话!”孔子到孟孙、叔孙、季孙三人那里报告,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在大夫的行列之后随行,不敢不报告这样重大的事啊!”
材料二: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记载。”宣王又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过杀了独夫纣,没听说过臣杀君。
17.(1)周代的礼仪制度: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足。
(2)1通过诗歌来激发意志,以礼仪精神规范行为,并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最高人格。2诗书礼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兴”“立”“成”描述了一个人学习发展的过程规律,即从初始立身到教化影响他人的过程。
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曾说过:“周朝的礼仪制度吸收了夏、商二代的精华,真是丰富多彩。我愿意遵循周朝的制度。
材料二:孔子曾说过:“(人的修养)始于学习《诗》,独立于学习礼仪,完成于学习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