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主题公益宣传片(二)——君子慎独 出行有道

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主题公益宣传片(二)——君子慎独 出行有道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古代的马车夫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驾驶马车。

考试不及格会怎么样?

交通违法是否会面临处罚?

为了进一步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江苏特色的交通安全文化产品,让交通安全宣传更加亲近、感人、可传,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主题公益宣传活动。该活动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现代快报承办,现在已经正式开启。

观看《知道》才能真正领悟知道。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著名作家祁智担任主讲人,带领我们了解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文明交通理念之间的古今传承。

第二集:创意短视频

《君子慎独,出行有道》。这样更简洁明了。

《君子慎独,出行有道》。这样更简洁明了。

刘熙,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在其著作《释名》中提到:“道者,蹈也;路者,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是人们踩踏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周礼》中记载,周天子曾规定:“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为了让人们走“正道”,不要走“捷径”,因为抄近路并不安全,而且容易迷路。作为一种具有法理性质的礼仪规范,它后来成为了修身养性的处世之道。人们应该走正道,而不是走邪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驾驶员能够遵守交通法规,但在交警不在场、没有视频监控抓拍的情况下,或者看到他人违规违法获得利益时,他们往往会坚守不住,随意变道、强行加塞、违规占用应急车道等。

文明交通并非通过管理而形成的“文明”。真正的君子应当“不欺暗室”,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言行一致。

《礼记》中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时也能遵守法纪,即使别人看不见也无所谓。

西汉经学家刘向在《列女传》中提到了一个人:春秋时期,卫国大臣蘧伯玉。他是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贤大夫,即使在半夜行车,也不破坏规矩。他的行为涉及到“道德自觉”。

“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君子不会因为众人目光而彰明自己的节操,也不会因为他人看不见而丧失自己的德行,这就是“不欺暗室”。

现代文明交通的建立,离不开个人的道德自觉。我们应当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无论长途还是短途,在路上行驶时,无论是否有监督,我们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不仅关乎我们的安全,也是对个人道德水准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检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