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即将来临。
万物蓬勃发展,直至极点。
繁盛浩大。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如约而至。
经过反复的疫情,早春的“儿童读物插画人才培养”国培项目终于迎来了尾声。它既精彩又不易。愿两期的实体课程为学员们播下新的种子,在接下来的插画创作中继续收获丰收。我们期待学员们在结项时能够完整呈现作品。
伴随着李小光老师《夏天的故事》的小动画,我们一起进入第二阶段的课程吧!
李小光老师的绘本《夏天的故事》制作了精美的动画。
#01夏日炎炎,有你真甜
经典与实践。
#李小光老师《绘本中的风景表现》#。这样更简洁明了。
#李小光老师《绘本中的风景表现》#。
我希望插图不仅仅是...
与文章相得益彰的装饰
或简洁的图示
而是...
图文的相互配合、读者的阅读感受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排版。
不同内容的文章。
采取不同的插图传达方式。
——南艺插画系李小光老师
《夏天的故事》是李小光老师以木刻形式创作的数年绘本作品,其中大量描绘了乡村风貌。因此,李小光老师从绘本风景表现的角度切入,讲述了如何将实际事物转化为画面。他从观察、体验实际事物,到将情感融入绘画,再到将文字情节与画面融合,这些都使得作品独一无二。
#唐彦老师的《绘本中的分镜语言1》#
唐彦老师的《绘本中的分镜语言1》
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分镜来更好地表达作品。
某些形式上的法则。
往往是融会贯通的。
而探索未知。
画面中所表现的故事的时间性
正是这样的。
拓展纸本创作的维度。
维度所需。
南艺插画系的唐彦老师。
南艺插画系的唐彦老师。
唐彦老师是一位深入研究漫画多年的创作者。他擅长运用长镜头、蒙太奇剪辑手法和叙事视角转换等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从而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薛晗老师所著的《童书设计与形态》#。
薛晗老师的《童书设计与形态》
信息的整理与归纳。
靠近与远离
重心与平衡。
视觉上的流动路线。
薛晗老师是一位长期专注于平面设计和综合材料创作的艺术家。他从四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童书设计与形态之间的关系,打破了我们对书籍形态的常规想象。
#孟子茹老师的《绘本的分镜语言2》#。
#孟子茹老师《绘本的分镜语言2》#
孟子茹老师在讲解绘本分镜语言时,结合了《抵岸》、《疯狂星期二》和《铁丝网上的小花》等经典绘本。她详细分析了分镜头语言、细节和伏笔对故事叙述的影响。此外,她还从自己创作的绘本和插图作品的草图推敲中,考量叙事手法,并分享了镜头语言在童书创作中的运用。
#02镜头语言在童书创作中的运用
更大的课堂,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
#东方娃娃教育#
优秀的图画书作品。
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艺术、情感等领域。
各个方面
它们留在孩子们心中的语言
会随着孩子一起不断成长。
——《东方娃娃》杂志社的余丽琼老师。
余丽琼老师在《新时代儿童阅读》课程中朗读了原创绘本。
从婴儿时期的牙牙学语到稚气未脱的儿童,不同的图画书就像不同时期的礼物,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等待着他们去拆开。《数一数》展现了孩子们对美的天性;《高高的吻》帮助孩子们更勇敢地表达爱;《游轮精灵》利用双线叙事,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现沉重的题材。正如余老师所说,优秀的文字能够保护孩子的敏感性和语感,而文字所散发出的光芒,将在未来从孩子们身上折射出来。
《东方娃娃》编辑分享了实际出版的案例。
一本图画书是如何诞生的?
袁媛老师以绘本《我要吃西瓜》为例,向学员们详细展示了图画书从选题到出版的整个过程。此外,图画书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庄洲牮老师介绍了多种应用于图画书上的艺术形式,包括挖洞、翻页、异形和结合照片说故事等。最后,贝晓周老师也向学员们分享了东方娃娃美术刊的设计思路。
出版物的诞生之地——编辑部办公室。
学员们对编辑部的办公环境充满了好奇心。那些书架式的墙壁和充满童趣的物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有趣而充满爱的工作氛围。当然,由于稿件需要反复斟酌,因此学员们经常要修改稿子。
与编辑朋友们共事。
#瞻园#可以改为#参观瞻园#
瞻望玉堂,
仿佛在天上一般。
在杨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了解到了“瞻园”这个名称的由来。
亭台楼榭,清幽素雅;假山“望中疑在野,幽出欲生云”,池塘“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古意盎然的明清古建筑群,随着学员们的脚步,在移步换景中徐徐展开。
太平天国遗迹,是杨英老师课堂上的内容。
袁蓉老师在《文心画境:南京的明清园林》课程中授课的现场。
在直观感受瞻园园林艺术价值后,杨英老师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为课堂,讲述了瞻园的历史价值。在全面了解瞻园的基础上,袁蓉老师以《文心画境:南京的明清园林》课程,从园林的定义、明清时期南京、南京明清园林、名画中的园林四个角度,不仅让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园林这一艺术特色,也为学员们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更详尽的理论支持。其中“景”与“理”的相互映照,正是本次培训中人文地理课程的重要一环。
#高淳陶瓷博物馆#。
自史前时期以来,陶瓷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工艺历史与传承的工艺美术品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薛城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陶片、陶罐、陶匜,到南宋古老沉船中打捞出的“海瓷”,再到国宴用瓷以及中国陶瓷艺术性观赏陶瓷。南京高淳陶瓷博物馆的课程让学员直观地了解了陶瓷的发展脉络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变化。
历史上的高淳陶瓷博物馆
兰亭老师的《传统技艺的人文特征》课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兰亭老师以传统技艺的人性为开端,结合陶瓷的本体概念,从陶瓷的历史性和当代性出发,为学员们详细论证了陶瓷的发展历程。他还以实例分析了陶瓷艺术如何通过“技艺、人文、个性”体现其功能性之外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高淳绘瓷实践课程。
在工艺大师王振凯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圆满完成了“釉上彩”瓷绘作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直接获取经验仍然需要通过实际的创作。王振凯老师详细讲述了从手捏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压坯成型和注浆成型等传统成型技法,以及它们在具体创作中的演变过程。学员们在实地参观陶瓷生产线、成型、烧制和装饰等制作过程后,进行了画瓷等传统制瓷互动课程,将各自绘制的书籍中的代表性画面呈现在瓷器上。
对于陶瓷这一艺术门类,全面研习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学员们对于书中所绘事物也应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从古至今,从理论到实践,从实用功能到人文精神......从获取与习得到结合文本绘于纸面,最后传递给读者。
#03
卧虎藏龙
#学员心得#
此次国培项目的每一位学员都看似平凡无奇,
实际上,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绝招。
其中,有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的王岩,他创立了王马版画工作室;有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吴穷,他极具实验精神;有来自连云港墟沟小学的韩永祥,他是一名观鸟者;还有南京工业大学的罗榕榕,她十五岁就开始画稿,并获得信谊图画书奖,喜欢布料拼贴创作,是一名自由插画师。此外,还有陶菊香,她是一名获得信谊图画书奖的自由插画师,喜欢布料拼贴创作,并且是南京喜书文化美学有限公司的策展人。通过学员之间的分享,这些深藏不露的创作者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学员韩永祥鸟类观察作品
在课间,学员韩永祥分享了他拍摄的鸟类观察作品。